继第一期教学管理培训会结束一个月之后,在全校范围内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、教学改革的开展、课程模块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积极思考。在这种形势下,11月4日下午教务处在书山馆报告厅进行了本学期第二期教学管理培训会,本次培训会由洪艺敏副校长主讲,针对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讲解和剖析。各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领导、专业主任、专业负责人及教务处全体职员都参加了培训会。

洪副校长主讲

培训会现场
本次培训会围绕课程体系构建、单门课程建设、通识课程建设三大主题展开。在谈到如何构建课程体系的问题时,洪副校长提出要抓住三个关键方面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、课程的设置、课程的组织。培养目标涵盖了培养方向、培养规格和培养要求,要注意同类专业中的不同人才在未来使用上的规格差异,如工程类专业可分为工程管理人才、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科学人才三种规格,规格的不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选择与组合即课程体系构建,学术型还是应用型要注意加以区分,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要求、以能力为核心构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。课程体系构建中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适时、完整、经济、实践、量力、满足几大原则。因此,培养目标的确立十分重要,直接关系着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课程的选择与组合。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,我们可以尝试专业打通的同时进行通识教育,以能力为核心构建主修模块,以专业需求调查为契机解决课程归类等问题,打破专业和学科限制,以课程负责人、课程团队的人员组织形式加速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。根据知识点选择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一本教材,继续推进小班教学讨论形式,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。此外,就单门课程建设和通识课程建设,洪副校长从教学团队、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、学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,在谈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时还介绍了各国通识教育模式的特色。
培训会最后,洪副校长强调,“没有教不会的学生,只有没有教好的老师”。希望教学管理者和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一起致力于教学改革,把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模块建设放在改革的重中之重。

洪副校长主讲

培训会现场
本次培训会围绕课程体系构建、单门课程建设、通识课程建设三大主题展开。在谈到如何构建课程体系的问题时,洪副校长提出要抓住三个关键方面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、课程的设置、课程的组织。培养目标涵盖了培养方向、培养规格和培养要求,要注意同类专业中的不同人才在未来使用上的规格差异,如工程类专业可分为工程管理人才、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科学人才三种规格,规格的不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选择与组合即课程体系构建,学术型还是应用型要注意加以区分,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要求、以能力为核心构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。课程体系构建中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适时、完整、经济、实践、量力、满足几大原则。因此,培养目标的确立十分重要,直接关系着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课程的选择与组合。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,我们可以尝试专业打通的同时进行通识教育,以能力为核心构建主修模块,以专业需求调查为契机解决课程归类等问题,打破专业和学科限制,以课程负责人、课程团队的人员组织形式加速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。根据知识点选择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一本教材,继续推进小班教学讨论形式,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。此外,就单门课程建设和通识课程建设,洪副校长从教学团队、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、学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,在谈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时还介绍了各国通识教育模式的特色。
培训会最后,洪副校长强调,“没有教不会的学生,只有没有教好的老师”。希望教学管理者和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一起致力于教学改革,把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模块建设放在改革的重中之重。